有「台灣自學教父」稱號的陳怡光,和波蘭裔妻子魏多麗(Dorota Chen-Wernik)就是這樣信任、包容,訓練孩子為自己人生負責。(延伸閱讀:陳怡光與魏多麗:超越血緣,單純地愛你)

來到陳怡光位在新店山區的家,山嵐繚繞、蟲鳴鳥叫不絕於耳,彷彿一切事物都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長。屋子裡17歲的二兒子陳明哲戴著耳機學習爵士樂,偶爾把耳機拿下,和正在讀日文課本的10歲小妹陳明玲討論交談。

坐在客廳的父母,正看著不同語言的書籍,卻也隨性加入兩個兒女音樂、語言問題的討論。

看似「放手」的教養觀,植基於陳怡光、魏多麗的童年經驗。

51歲的陳怡光,15歲時曾因選擇在酷暑游泳,忘了到高中報到,錯失入學機會。不想到補習班當國四生,也不想讀高職的他,輾轉到英國當起小留學生。

同樣的放手與信任哲學,也在魏多麗孩提時期看得到。受科學家父母影響,反對共產主義,卻又喜歡中文的她,就算全波蘭只有2所學校、8個學生選讀中文系,她仍堅持要走這條路,還把相對冷僻的台灣文學當作主修。

「爸媽在波蘭科學院(在波蘭重要性相當台灣中央研究院)做研究,他們希望我念科學,但還是支持我的決定,」魏多麗回想。

在這樣的成長背景下,陳怡光、魏多麗兩人在協助孩子發掘興趣時,也多了幾分理解和信任。

第一步:理解、信任,與孩子一同找興趣和資源
因此,他們鼓勵孩子多探索,「維持多重興趣,就跟投資組合一樣,」陳怡光、魏多麗雖然支持兒女發展興趣,但也認為,一次不要讓孩子嘗試超過3件事。

如果孩子對第4件事有興趣,夫妻倆會和孩子一起重新檢視興趣,討論後把孩子覺得最不需要的放掉,才開始新興趣的探索。

但這並不代表夫妻倆直接把資源找好,放在孩子面前。陳明哲說,爸媽從小就鼓勵孩子多出門參加活動、與人互動,但不會給零用錢,「靠自己找出機會和朋友,是培養leadership(領導能力)的機會。」

第二步:包容,允許失敗、放棄
除了陪伴,陳怡光和魏多麗更懂得包容,允許失敗、放棄,「有時孩子還會再回來,」陳怡光強調。

21歲的大女兒陳明秀,10歲時喜歡唱歌,也曾上鋼琴課,經過一段時間,因不想練琴萌生倦意。

但陳怡光夫婦卻沒責備女兒。陳明秀說,父母總和她理性溝通,如果沒興趣、沒動機繼續唱歌彈琴,就先暫停,若未來發現還有興趣,再回去學。

2018年暑假,19歲的陳明秀擔任美國音樂及戲劇學院(AMDA)來台招生的翻譯志工。

老師發現她有音樂底子,對音樂劇也有熱情,就邀請她參加試鏡。雙方一拍即合,陳明秀也得到入學許可,去年6月赴美。

這種放棄、重整興趣的過程,在比陳明秀小4歲的陳明哲身上也曾發生過。

受姊姊影響,從4歲就開始彈鋼琴的陳明哲,也曾因指法變難、不想花時間練琴,對鋼琴心生抗拒,到11歲時就停止練琴。

這時,魏多麗提議,「要不要再接觸一個新樂器?」受喜歡爵士樂的外公影響,陳明哲對薩克斯風並不陌生,魏多麗就帶著陳明哲拜訪認識的薩克斯風老師。

陳明哲就這樣開始練起薩克斯風。「我喜歡演出、吹奏歌曲,但不喜歡一直發長音練習,」即便斷斷續續,到去年才全心投入練習,父母始終支持他。

這樣的包容,淬煉出姊弟的責任感,積極且務實規劃生涯。

第三步:當責,訓練孩子務實規劃未來
全心投入音樂劇領域的陳明秀,如今碰到疫情與社交禁令,傳統面對面接觸的授課與排練,全都轉到線上,但她反而視為利多。

「從小在家自學、和父母討論興趣,讓我懂得使用網路資源,」陳明秀說,相較之下,同儕就無法如她靈活使用網路資源。

她堅信,就算無法群聚看表演,娛樂依然不會消失,只是形式改變。「不可能沒有音樂劇,我也不會沒有舞台。」

而11月甫邁入18歲成年的陳明哲,也一樣多了幾分成熟懂事。喜歡薩克斯風的他很清楚,倘若留在台灣當薩克斯風樂手,恐怕無法賺取太過優渥的薪酬。若到美國發展,同齡樂手早就崛起,發展空間恐怕會受限。

「我需要有個escape route(逃脫路徑),」陳明哲想過,必須有穩定的工作支撐興趣,因此可能就讀一般大學的財務金融科系。

這樣的經驗,難以直接複製貼上到其他家庭,卻仍具參考價值。

曾和魏多麗在自學審議委員會共事,台北市民族國小校長黃耀農建議,一般家庭很難有陳家的跨文化背景與資源,家長和子女仍可如陳家一樣,透過討論建立彼此信任,才能有父母對孩子的包容,進而引導孩子找出真正興趣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aiqian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